為增進職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集團工會充分利用黨群活動中心,舉辦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統文化活動,中秋前夕,又連續舉辦了中國非遺——剪紙體驗課和古琴文化體驗課,為職工營造了具有濃厚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節日氛圍。

中國傳統文化講座
7月22日,集團工會邀請了威海市中國傳統文化公益講師吳濤,為集團30余名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送上了一場以“《論語》中的孔門師生”為主題的中國傳統文化講座。


吳濤老師通過細膩的講解,帶領大家走進《論語》這部孔門弟子的“學習筆記”中,發現圣人孔子鮮活的個性和品格,去了解他是以怎樣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又是懷著怎樣的信念和主張面對時代的變局。用他的智慧和情懷感染我們,對應現下的時代,處理眼前的問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體驗課
9月10日上午,集團40余名職工齊聚黨群活動中心,聆聽了一堂以“中秋”為主題的剪紙體驗課。


活動現場,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威海紙斗”代表性傳承人張延茹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剪紙藝術的起源與發展,從陽剪特色、陰剪特色再到對稱剪紙、套色剪紙等技法為大家做了進一步的講解和展示。體驗環節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一一裁剪出簡單的“囍”字和復雜的中秋圖樣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職工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文化的深入了解,還提高了大家的動手能力,寓教于樂、別開生面。
中國古琴文化體驗課
9月17日,中國古琴文化體驗課在黨群活動中心舉行,山東大學(威海)和哈工大(威海)古琴通識課教師、蓮興琴院創辦者之一蔡輝濤講師,為集團40余名職工帶來了一場音樂盛宴。


蔡老師運用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授課形式,將古琴文化與中國歷史結合起來,聲情并茂地從古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到古琴的歷史發展過程、從古琴的構造及形制到古琴曲的彈奏、賞析等方面,向大家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琴文化內涵。講解中,蔡老師還穿插了一些中國古代文化名人、古琴名家的逸聞趣事,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余音繞梁的琴聲,繪聲繪色的講解,使體驗者充分感受到古琴和古琴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學習體驗活動,是威海市總工會聯系引導社會組織,利用“移動工人文化宮”精準服務職工、滿足職工文娛需求的有益嘗試,也是威海公交集團發展企業職工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領職工樹立文化自信和價值自覺的重要形式。今后集團工會將結合實際,持續開展各類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和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