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分公司黨支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前往牟平雷神廟戰斗遺址,重溫戰事的激烈,憶往昔崢嶸歲月,緬懷抗日英雄蕩氣回腸的英勇事跡。
國土淪陷,面對侵略,豈能茍且偷安,膠東英雄敢當先,不畏犧牲, 共赴國難,在雷山廟打響了膠東抗戰的第一槍,回顧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膠東軍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靠著簡陋的武器裝備、忍受著惡劣的生存環境,在黨的領導下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同仇敵愾抗擊侵略。
這支人民軍隊是日偽反動派眼中的“土八路”,勢單力薄不堪一擊,偏偏是裝備劣勢的20余名“土八路”,在膠東特委書記、第三軍司令員理琪的指揮下,接連4次打退100余名日軍的瘋狂進攻,最終斃傷敵軍50余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膠東人民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其實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他們只是穿的土,卻是最有求知欲的軍隊。很多人以為,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將領,都不識字,沒讀過軍校,沒什么文化,但是仔細想想,如果司令員理琪沒有文化,怎么理解復雜的軍事條例,怎么執行隨時變化的作戰任務,怎么指揮戰士打退日軍的進攻,還有地圖作業、穿插包圍等軍事技術和理論,假如將領都不懂,那么這支軍隊就是一盤散沙,頂多成為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絕對不可能抵抗侵略,幫助窮苦百姓打下錦繡江山。
在參觀“救國軍第三軍紀念館”時,通過陳列可以看到,八路軍除了和敵人激烈戰斗以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八路軍有救國救民的理想,目標是“建立一支有文化有覺悟的革命部隊,獻身于國家自由和人民的解放事業”,假如軍隊沒文化,怎么可能做改造世界的擔當者。事實上,文化素養是現代軍隊的核心戰斗力,不論塑造信仰還是操作武器,都離不開知識和教育,而黨領導的八路軍是舊中國時期最有文化的軍隊。
早期我黨在部隊成立了教導隊,文化教員講中國歷史、列強侵華史、組織群眾的方法和革命理論;軍事教員則把自己學過的軍事技術,以及多年帶兵的經驗,教給參軍不久的八路軍戰士。哪怕是黑云壓城的長征時期,我們黨都有專門用來培訓的干部團,到陜北之后,還有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等教育單位,黨對軍隊的教育從來沒有缺過,所以說,在舊中國的所有武裝力量里,八路軍是最講究知識和教育的軍隊了。
在軍隊的整體文化水平方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吊打舊中國所有的軍隊,也只有在這種有文化的軍隊里,才能把革命道理講給他們聽,塑造起一支軍隊的信仰和靈魂。因此,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才能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因為,有信仰的軍隊才是打不垮的。
在那時,八路軍擁有朝氣蓬勃的少年感,有求知欲,有理想,不怕犧牲對未來充滿信心。很多人誤以為八路軍就是沒文化的泥腿子,愚昧、落后的“土八路”,當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八路軍是非常嚴謹、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組織,他們提倡官兵平等、接地氣、愛護老百姓,而且有很多人性的閃光點,他們的事跡都值得被銘記,讓世人傳頌。這也正是真實的八路軍。
畢竟,他們是照在大地上的正道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