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2012年10月31日公布了《天然氣利用政策》,將我國天然氣用戶分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及禁止類,倍受關注的天然氣汽車列入優先類,成為城市天然氣用戶中除了市政及居民生活用氣外的唯一優先類天然氣用戶。這是綜合考慮天然氣利用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用氣特點等多方面因素來制定的天然氣使用級別,無疑對于近年技術發展迅速、市場逐漸成熟,但屢受氣源限制的天然氣汽車市場帶來利好。
一直以來,我國天然氣汽車的發展與天然氣供應及油氣差價密切相關,雖然天然氣汽車的保有量從1994年的不足三萬輛發展到目前的100萬輛,但四川、新疆、重慶、銀川、沈陽等西北及東北部富氣地區的天然氣汽車保有量占到全國近80%,其他城市和地區的發展緩慢甚至產生縮減,北京市在2007年時天然氣公交車曾達到4000輛,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單一燃料天然氣汽車應用城市,但2011年底僅余2800輛,且新增的天然氣公交車逐年遞減,這與氣源供應不足、加氣站建設跟不上不無關系。即使是重慶等富氣地區,每當生活民用天然氣需求量驟然增加的時候,出租車排隊加氣的場面也屢見不鮮。天然氣汽車的供氣保障一直是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天然氣利用政策》的發布,雖然不能完全解決天然氣汽車的供氣難題,但一定程度上從政策上保障了天然氣汽車用氣的優先權,也向地方政府、新能源車企、能源供應企業發出了明確支持天然氣汽車推廣應用的信號。
天然氣汽車技術成熟、節能減排效果著,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近年來LNG汽車和相關設施技術的成熟,為非富氣地區推廣節能環保的天然氣汽車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再以北京市為例,目前北京市已建成LNG加氣站8座,將來可實現每小時可為5000車次天然氣汽車加氣。新近《天然氣利用政策》的發布,從能源供應上為天然氣汽車“保駕護航”,必將促進市場各方的積極性,促進天然氣汽車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
摘自《中國公交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