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屬國有企業黨委、黨支部:
為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激勵市屬國有企業廣大黨員立足崗位、扎實工作,在工作中踐行合格黨員的標準,以實際行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國企工委決定在市屬國有企業范圍內開展向王傳虎同志學習、立足崗位做合格黨員活動。
王傳虎,男,中共黨員,1974年3月出生,1994年9月參加工作,現為威海公交集團1路線1266車駕駛員。先后被授予“山東省交通運輸系統十佳班組長”、“全省道路運輸 行業文明服務標兵”、“全省公交行業誠信服務標兵”等稱號,2016年6月被山東省委評為省級優秀共產黨員。
王傳虎同志作為一名公交基層黨員,多年來始終立足公交駕駛崗位,將乘客滿意作為最高追求,文明行車,規范服務,熱情待客,以細致入微的服務踐行著“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駕駛工作中,王傳虎牢記安全職責,每天堅持提前半小時到崗,推后半小時離崗,認真做好車輛的“一日三檢”和日常維護,確保車輛始終保持良好的安全技術狀況。擔任公交車駕駛員的18年來,共安全行駛80多萬公里,運送乘客270余萬人次,實現了零違章、零事故、零投訴,發揮了一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了廣泛贊譽。
王傳虎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當代工人階級的工匠精神和共產黨人的宗旨意識、優秀品質,為國企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一線黨員樹立了標桿和榜樣。各級黨組織要把開展向王傳虎同志學習活動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精心組織,扎實推進。要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在市屬國有企業范圍內營造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廣大黨員要以王傳虎同志為榜樣,深學細照篤行,爭當黨和人民需要的合格黨員,進一步提振精氣神、錘煉好作風、展現新作為,在推進全市國企改革和國有經濟轉型跨越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十米車廂展黨員風采——記威海公交集團駕駛員王傳虎
王傳虎,是威海公交集團1路線1266車的駕駛員。在公交駕駛員這個平凡的崗位,王傳虎已經堅守了18個年頭,安全行車80余萬公里,運送乘客270余萬人次,實現了零違章、零事故、零投訴。先后榮獲“山東省交通運輸系統十佳班組長”、“山東省文明服務標兵”、“山東省公交行業誠信服務標兵”、“威海市市屬國有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并連續多年被集團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2015年榮獲“金牌職工”榮譽稱號,成為公交一線駕駛員中的佼佼者。
勤學苦練當標兵
從踏上公交駕駛員崗位的那天起,王傳虎就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開好車、服好務,努力做一名優秀駕駛員。為了提高駕駛技能,王傳虎堅持做到“三勤”。一是勤學習,業余時間他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技能培訓,利用各種機會為自己“加油充電”;二是勤思考,他將在駕駛中遇到的問題全都記在心上,虛心向老師傅請教,邊實踐邊琢磨;三是勤動手,每次遇到車輛出現故障或例行保養的時候,他下了班就泡在維修車間里,和維修工一起動手修車。他駕駛的車輛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從沒有出現半路“拋錨”現象。
2009年,車隊有一輛丹東黃海大客車,由于車齡較長,技術狀況較差,油耗也總是超標,沒有人愿意開這輛車。王傳虎得知后,主動向車隊申請這輛車,并向隊長保證一定能開好。當申請被批準后,他像得到寶貝一樣,圍著這輛車前后轉了好幾圈,有的同事笑了,說:“小王,這輛車老師傅都開不好,你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以后有你后悔的時候。”王傳虎就是不服輸,為了掌握車輛的構造性能,他一有時間就到新華書店查看汽車修理方面的書籍,做了大量的筆記。遇到搞不明白的問題就跑到車間去拜師,同維修師傅一起拆卸發動機、變速箱等汽車部件,盡管弄得滿身油污,但很快就掌握了汽車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經過王傳虎的精心修理,那輛“老爺車”技術狀況有了很大提高,并且每個月還能節省不少燃料,大家都對他佩服不已。就這樣,善于鉆研的王傳虎在行車中不斷摸索積累經驗,調整駕駛操作方法,逐漸總結出一套安全節能行車法,包括起步、轉彎、進站等一些細節操作都有自己獨特的要領,成為公司有名的“節油大王,”他的節能駕駛技巧也在駕駛員中廣泛推廣。
加入黨組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王傳虎更是處處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認真踏實地干好每一項工作。他常說:“黨員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各方面都要作表率、當標兵,為群眾服務要做出個樣子來。”王傳虎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無論嚴冬酷暑,他總是提前半小時到崗,拖后半小時離崗,檢修車輛、打掃衛生,一絲不茍地做好每一項日常維護,任勞任怨地出色完成應履行的職責任務,他所駕駛的車輛也因此成為公司里第一輛技術免檢車、第一輛衛生免檢車,切實起到了一名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貼心服務暖人心
王傳虎所服務的1路線是貫穿威海市區和經區的主干線,客流密集、營運任務重。服務中,王傳虎視每一位乘客如親人,周到服務、細心照顧。遇到老年人或行動不便的乘客,他總是主動伸出手來扶一把;遇到跑來趕車的乘客,總是主動等一下。細心的王傳虎發現由于天冷座椅涼,許多乘客寧愿站著也不愿落座,便自費裝上棉坐墊,為了保證坐墊既保暖又衛生,每年他還定期更換。行車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為了做好應急處理,王傳虎又在車上準備了方便袋、紙巾等物品,并配備了急救小藥箱,里面暈車藥、消暑藥、創可貼、速效救心丸等藥品一應俱全,并且經常檢查,發現臨近有效期就趕緊買來新藥,補充更換……每一個服務細節都體現了他對乘客的關愛。
去年國慶節的上午,王傳虎滿載著乘客到了江家寨終點站后,發現車上有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愁眉苦臉地遲遲不肯下車。王傳虎一問才知道小女孩要坐車到戚家莊的姥姥家,不想車上人多擁擠,三搖兩晃中就找不到下車的站點了。他一邊安慰小女孩,一邊詢問家人的電話,小女孩從口袋里摸出一張卡片,根據卡片上的信息,王傳虎聯系到孩子的父親。二十多分鐘后,王傳虎在返程經過戚家莊站點時,安全地把小女孩交給了在此等候的家人。
“大爺慢點,坐穩了,我要開車了。”“麻煩哪位乘客給這位大姨讓個座吧?”每次有特需乘客上車時,王傳虎總是主動幫助他們,在他看來,尊老愛幼不是言語上的傳承,而是要付出實實在在的行動。有一次,王傳虎駕車行駛到骨科醫院站剛要起步時,發現一位老人拄著拐杖,一邊招手一邊吃力地向站點走來。見此情景,王傳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連忙拉好手剎熄火停車,下車迎過去將老人攙扶上車,車上的乘客看到這一幕都紛紛起身給老人讓座,并不住稱贊王傳虎。
家住長峰的王大爺,因患有腰腿病每天都要乘車去市里做理療。老人今年八十多歲,兒女又不在身邊,王傳虎得知情況后,每次停車都盡量靠近老人身邊,攙扶老人上車,并幫助老人安排座位。常年細心的照顧,使得老人感動不已,有一次,老人乘車時高興地告訴王傳虎,自己孫子結婚了,并且拿出一包糖剝了一塊遞給王傳虎,王傳虎告訴大爺開車不能吃東西,并且自己牙疼也不能吃糖。結果,王大爺下車后趕回家拿了止疼藥,在站點等了一個多小時,直到王傳虎的車回來,將藥送上車并關切地讓他快點服下。與乘客相處積累下的深情厚誼讓王傳虎深刻地體會到了一名公交駕駛員的工作價值,也激勵他在崗位上奮勇爭先貼心服務。他時常說,真心付出總有回報,自己所有的成績都離不開乘客們的支持和認可。就在前不久,一位乘客被他車廂內的便民用品和他細心周到的服務所感動,隨手拍下了他的服務細節發在微博上,竟贏得了眾多乘客和網友的轉發點贊,大家親切地稱王傳虎為“暖男車長”。威海電視臺、《威海晚報》等多家市級媒體先后報道王傳虎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贊譽。
謹慎細心保安全
行車中,王傳虎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時刻繃緊腦中的安全弦,尤其是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頻頻發生的公交車火災事故,讓他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公交車駕駛員責任重大,安全生產直接關系到廣大乘客的利益和企業形象,來不得半點疏忽和麻痹大意。有一次,在江家寨終點站,一名中年男子提著黑色塑料袋,上車后便迅速向車尾走去,經過王傳虎身邊時,他聞到了一股異味。這味道雖然很淡,但是王傳虎很熟悉,應該是汽油。王傳虎立刻警覺起來,喊住了那名乘客。這時,那名男子已經坐到后排座上,而對王傳虎的詢問則回答說:“是花生油,一桶魯花牌花生油。”還打開塑料袋給王傳虎看。這可瞞不了王傳虎,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那桶里裝得絕不是花生油。王傳虎毫不遲疑地起身走了過去。那位乘客一看瞞不住了,便央求地說:“朋友的摩托車在半路沒油了,我這是去救急的,您就給行個方便吧。”“絕對不行,這是易燃易爆品,你問一問這一車乘客誰會答應你!”王傳虎嚴肅地說。此時,乘客們一陣騷動,紛紛催促那位乘客趕緊下車,那位男子碰了一鼻子灰,小聲嘟囔了幾句,只好悻悻地下了車。王傳虎又順便檢查了車廂的各個角落和一些乘客所攜帶的行李,確定沒有異常后,這才長吁一口氣,回到駕駛座上開車離去。
1路線人流、車流密集,突發情況多,每天行駛在這條線路,雖然對路況了如指掌,但王傳虎從不掉以輕心,始終嚴格遵守各項交通法規和公司的規章制度,不搶行、不超速。通過斑馬線時,他都認真按照“3、2、1”操作要求,提前減速讓行或停車讓行,遇到猶豫的老人和孩子,還招手示意讓他們優先安全通過。作為班組長,王傳虎不但自己嚴格遵守禮讓斑馬線,還積極向其他駕駛員宣傳:“斑馬線是生命線,禮讓斑馬線是文明的體現,咱們的減速和等待是對行人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關懷。”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文明行車、安全駕駛、禮讓斑馬線在線路上蔚然成風,成為全體駕駛員的自覺行動。
舍棄小家顧大家
公交駕駛員的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再加上駕駛員人手緊張,王傳虎一年幾乎沒有休假日,很難陪伴照顧家人。王傳虎的愛人患有慢性病, 2014年夏天,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療。王傳虎一邊上班,一邊照顧愛人和孩子,愣是沒讓車隊同事們知道。這天,王傳虎中午下班后頂著烈日趕去醫院給愛人送飯,剛進病房門,便接到同事的電話,這位同事因為中暑頭暈,無奈之下找到熱心腸的王傳虎幫忙替班。“工友有困難,我哪能不幫忙呢,再忙再難也不能把車和乘客撂半路上啊。”王傳虎一邊擦著汗,一邊向愛人解釋,在愛人委屈和責備的目光里,他匆匆放下飯菜就轉身奔向了線路。
去年12月底,王傳虎的父親突遇車禍,身受重傷住院治療,作為家中獨子,對于父親的傷痛,王傳虎心如刀絞、感同身受,多次默默地傷心落淚。但是他知道時逢春運,公司營運任務繁重,便狠狠心對妻子說:“車隊人手緊張,我是黨員,這個時候不能請假,給公司添麻煩。”妻子深知他視工作如命,原本身體不好的她還是很體貼地替王傳虎回家照顧父親,大伯家的表哥也主動幫忙,身體還算硬朗的母親對他也十分理解。就這樣,直到父親出院回家休養,王傳虎硬是沒請一天假,更沒有跟領導提任何要求,要任何照顧。
今年大年三十,王傳虎又鼓足勇氣拿起電話,告訴父母不能回家過年了,父母體諒地安慰他,說工作忙就別回來了。可是這一次,王傳虎想起仍然臥床的老父親,鼻子有些酸酸的,心里總有一些內疚和牽掛……整整十四個年頭的春節,王傳虎都堅持留在一線,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把回家的路變成濃濃的思念。因為他知道自己不留下,別人就要留下;他心里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這個城市離不開公交駕駛員。
車輪滾滾的歲月中,王傳虎立足本職,敬業奉獻,在十米車廂內展示著一名基層黨員的風采,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成為公交駕駛員崗位上的一面旗幟。